Advertisements

不是皮膚瘙癢、泡沫尿!醫生揭「腎病最早期信號」:是一種常見現象 很多人「只想忍一忍」

很多人以為,腎病的信號都是「嚴重的」:尿裡有泡沫、身體水腫、皮膚瘙癢、尿毒症……但真相是,大多數腎病在早期都「靜悄悄」,你可能以為只是太累、上火、吃咸了,休息一下就好。

可腎病真要等你察覺了,往往就已經錯過了最佳干預時間。


Advertisements

那問題來了:

腎病最早期到底有哪些信號?最容易被忽視的,又是哪一個?

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——

腎病的「第一聲嘆息」,可能不是你想的泡沫尿、皮膚癢,而是——頻繁夜尿」。

腎病為什麼難發現?因為它「沉默」得可怕

腎臟是人體最能「默默幹活」的器官之一。就像一個高效、任勞任怨的清潔工,每天24小時過濾血液、代謝廢物、調節電解質、控制血壓。


Advertisements

而問題也就出在這裡:

即使腎功能下降了50%,你可能依然沒有任何感覺。

正因如此,腎病在臨床上被稱為「沉默的殺手」。

數據說話:

根據《慢性腎病流行病學調查》,慢性腎病患病率高達10.8%,意味著每10個人中就有1個患病;更嚴重的是,其中約90%以上的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有腎病;腎病發展緩慢,一旦到了「腎功能不全」或「尿毒症」階段,就可能需要終身透析或腎移植,極大影響生活質量。

所以,早發現、早干預,是應對腎病最關鍵的第一步。

頻繁夜尿:腎病最早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信號之一

很多中老年人都覺得夜裡起夜是正常的,喝水多了、年紀大了就得起夜。沒錯,年紀大的人夜尿的確更常見,但如果夜尿次數突然增多,或長期每晚起夜超過2次,就值得注意了。

Advertisements


為什麼腎病會引起夜尿?

這背後,其實和腎小管的「濾水能力」有關。

正常情況下,我們白天活動多,血流快、代謝快,腎臟排尿量大;晚上人休息了,腎臟「節流」,排尿少。如果夜間尿量反而多,說明:

Advertisements


腎臟對水分、電解質的調節功能已經出了問題,最早受損的是腎小管功能。

這種表現在醫學上叫「腎濃縮功能下降」。

你可能還沒感覺到尿蛋白、血肌酐異常,但「頻繁夜尿」已經在偷偷提醒你:腎臟可能出問題了!

除了夜尿,這些「細微異常」也可能是腎病的早期信號

很多人把「泡沫尿」當作唯一的腎病信號,其實腎病的早期信號還有很多「被忽視的線索」:


Advertisements

1⃣ 總覺得「累」,容易乏力、沒精神

不是熬夜、不是缺覺,但總感覺「提不起勁」,像「慢性電量低」。

可能是因為腎功能下降後,身體不能有效排出代謝廢物,毒素在體內堆積,會導致全身疲勞、食欲不振。

2⃣ 眼瞼或腳踝輕度水腫,尤其早上起床明顯

早期腎病常因尿蛋白流失、血漿蛋白下降,引起輕度水腫,最先體現在眼瞼、踝關節

如果每天早上都「眼皮腫」,不妨查個尿常規看看。


Advertisements

3⃣ 尿液顏色變深、尿味變濃

正常尿液應呈淺黃色、透明、無異味。

若出現「啤酒色尿」「醬油色尿」或濃重異味,也可能提示腎功能異常或合併感染。

4⃣ 血壓升高,尤其年輕人不明原因高血壓

腎臟和血壓密切相關。高血壓可能是腎病的結果,也可能是原因之一。

年輕人若在30歲前發現高血壓,建議排查是否是腎源性高血壓。


5⃣ 尿常規反覆異常,如尿蛋白、尿潛血

即使沒明顯癥狀,但如果連續兩次尿檢發現蛋白尿或潛血,也要高度警惕腎炎、腎病綜合征、IGA腎病等。

常見誤區:不是所有「泡沫尿」都是腎病!

很多朋友一見泡沫尿就慌,其實要分清「生理泡沫」和「病理泡沫」:

生理泡沫尿

尿流急、站得高、早晨第一次尿,泡沫多但很快消失;多見於喝水少、濃縮尿液,屬於正常現象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